RFID是好马 AI是伯乐 没伯乐的马只能拉磨!
98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量企业仍停留在“部署RFID硬件系统”的初级阶段,远未达到“深度释放RFID数据价值”的境界。这意味着,许多企业正坐拥着无数匹(RFID标签)“能跑、能感知”的“好马”,却因缺乏“伯乐”(AI驱动的数据洞察与决策能力)而长期在原地打转,巨大的投...
查看全文RFID读写器是RFID系统的核心,是一种通过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波以便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的设备,可以自动识别目标对象进行物品追踪和数据交换。RFID读写器通常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固定式RFID读写器和手持式RFID读写器。

一、RFID读写器各功能实现方法
1、事件调度
使用PIC32芯片实现简单的RFID识别、显示及通信事件调度功能。
2、对外通讯
使用Pmod NIC外围模块实现以太网通讯功能。
3、RFID信号处理
使用PIC32芯片实现基本的信号采样、整形、数字滤波和解码功能。
4、人机界面
所有事件调度信息、调试信息及识别到的RFID标签ID号都经过Pmod CLS外围模块显示给操作者。
二、RFID读卡器的参数
1、输出功率
该参数与应用有关,一方面要满足应用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符合监管的要求,即满足无线频率规范和健康的要求。
2、工作方式
分为全双工、半双工和时序三种。
3、工作频率
与RFID电子标签的工作频率一致,但RFID系统的频率一般由RFID阅读器的频率决定。
4、输出接口
常见的接口包括:5G、4G、WiFi、USB、RS-485、RS-232等,根据场景需要进行选择。
5、优先方式
分为RFID阅读器优先和RFID电子标签优先,其中RFID读写器优先方式是指RFID读写器首先向RFID标签发射射频能量和命令,而RFID电子标签优先方式RFID读写器只发送等幅度、不带信息的射频能量,二者都是待RFID标签被激活以后才开始接收命令,发送数据信息。
三、RFID读写器的类型
1、固定式RFID读写器
固定式RFID读写器只需固定在某一处并保持通电,便会持续的采集数据。因此,如果您想采集一天中有多少货物入库,但又不想每次进货时都手动扫描,那么使用固定式RFID读写器便是实现该过程自动化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固定式RFID读写器通常比手持式具有更大的读取范围,并且可以一次监视更大的区域。
2、手持式RFID读写器
手持式RFID读写器在读取RFID标签时还能够与主机或智能设备进行通信。由于手持式RFID读写器轻巧且有电池供电,因此无论去哪都可以随身携带。且相较于固定式,手持式则无需安装,只需打开设备就可以读取RFID标签。且初次投入成本低,应用场景更丰富,采集功能更多样化。
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量企业仍停留在“部署RFID硬件系统”的初级阶段,远未达到“深度释放RFID数据价值”的境界。这意味着,许多企业正坐拥着无数匹(RFID标签)“能跑、能感知”的“好马”,却因缺乏“伯乐”(AI驱动的数据洞察与决策能力)而长期在原地打转,巨大的投...
查看全文拆解RFID智能枪柜核心技术:抗金属标签+毫米波精确定位<3cm,自动盘点18秒/3000支,公安部认证方案已在23市部署,枪支在位率100%
查看全文RFID真正有价值的,是这些持续生成的事件如何被接入决策流、如何触发流程变更、如何把人从“查找与修正”中解放出来,并最终转化为可量化的业务改进。下面我把这句结论拆成几个必要的维度,给出落地要点与常见误区,帮助把“识别”之外的价值看清楚、落细、落地。
查看全文要我说,这个问题没必要非分个高低。NFC更像是“点对点的钥匙”,适合近距离、高安全的场景;RFID更像是“自动识别的探照灯”,适合批量、快速的场景。真要硬说未来谁主导,我只能说——看场景,不看技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