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资产数据如何防止被非法扫描或篡改?
Q1:RFID标签真的会被隔空盗读吗?实际风险有多高?
A1:
RFID非法扫描是 可复现的定向攻击,威胁等级因场景而异:
- 低频标签(LF/HF):10cm内可被改装RFID读写器窃取,餐饮零售业已出现“购物车嗅探”盗取商品信息案件
- 超高频标签(UHF):30米超远距离扫描风险,2023年某物流园发生货物路径数据被劫持事件
实验数据:
普通无源标签在开放环境下,遭非法扫描成功率高达 78%,但通过以下防护技术可降至 0.1%
Q2:如何防止标签数据被非法扫描?
A2:
斯科“三明治”加密防护体系:
- 物理层防护:
→ 金属屏蔽层包裹标签天线,有效降低90%信号辐射(读取距离从15米缩至0.5米)
→ 动态伪装印刷层,肉眼无法识别RFID芯片位置 - 通信层防护:
→ 128位AES动态密钥加密,每次通信生成唯一会话密钥(类似网银U盾)
→ 频率跳变技术(FHSS),非法设备无法锁定工作频段 - 数据层防护:
→ 标签只存储加密哈希值,真实数据存于企业内网(类似区块链账本机制)
Q3:如何防范标签数据被恶意篡改?
A3:
“写保护+区块链”双保险机制:
- 硬件级写锁定:
→ 启用后标签进入只读模式,物理熔断改写电路(需专用设备解除)
→ 敏感字段(如资产编号)固化写入OTP(One-Time Programmable)存储区 - 分布式账本验证:
→ 每次数据变更生成区块链交易记录,篡改即触发全网节点告警
案例:某军工企业部署后,成功拦截3次通过仿冒标签注入虚假资产数据的APT攻击
Q4:高安全场景需要哪些特殊防护?
Q4:
斯科军规级方案 满足 GJB 7360-2011 标准:
- 自毁机制:非法拆解触发电解液腐蚀芯片(3秒内失效)
- 量子密钥:与国盾量子合作研发抗量子计算加密算法
- 多因子认证:需同时验证物理密钥(NFC卡)、生物特征(指纹)与动态口令
实测数据:在电磁脉冲(EMP)攻击下仍保持100%数据完整性
如果您的企业存在:
→ 高价值资产暴露在开放环境
→ 曾遭遇数据篡改或供应链攻击
→ 需满足等保2.0/ISO 27001认证要求
立即获取斯科《RFID安全攻防白皮书》
📱 199-2531-4483
相关推荐
-
如何正确使用RFID手术衣鞋回收柜?
185要正确使用RFID手术衣鞋回收柜,需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打开RFID手术衣鞋回收柜的柜门,确保电源已经接通。将使用过的手术衣鞋整齐地放入回收柜的托盘上,确保每件物品都单独放置且不重叠。在确认所有物品都已经放置完毕后,关闭回收柜的柜门。此时,系统会自动启...
查看全文 -
-
-
斯科Cykeo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