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搜索

CONTENT SEARCH

RFID读写器 | RFID通道门 | RFID手持机 | RFID通道机

陶瓷UHF RFID标签的小型化物理极限研究

RFID知识库 RFID标签 600

一、引言:射频识别技术在物理尺度上的边界问题

随着工业制造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RFID(射频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仓储物流、零售防伪、资产监控等行业的关键支撑手段。在典型的被动UHF(超高频RFID系统中,标签结构由集成芯片与天线构成,通过读写器发出的电磁波进行无源激活和数据回传。这种非接触通信模式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和技术稳定性,但其性能高度依赖于天线设计。

长期以来,UHF RFID标签在读取距离与体积之间的权衡始终未能获得突破。特别是在标签需要集成至微型化设备或高密度物料中时,传统偶极天线因尺寸制约而性能迅速衰减。因此,采用具有高介电常数的陶瓷谐振结构构建标签天线成为一个可行方向,其思路是利用磁偶极模式缩小物理尺寸,同时维持有效的能量耦合与通信能力。

本研究(来源:scientific reports)聚焦于该类陶瓷UHF RFID标签的物理极限,从结构设计、阻抗匹配、通信带宽、温度稳定性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基于实验结果探讨其在现有材料平台下的可实现范围。

二、天线结构原理与激励过程

该类标签的核心构成包括高介电陶瓷谐振器与裂隙金属环两部分。与传统电偶极天线不同,该结构依赖磁偶极共振模(TE01)实现信号发射与接收。

标签工作机制为:当读写器发出水平极化的电磁波时,其磁场沿竖直方向分布,在谐振器内部激发出位移电流。该电流通过感应耦合方式,在裂环内激发出导电电流,进而为芯片供能,并完成应答信号的调制。此过程中,标签的反向散射信号通过同样路径返回至读写器。

结构上,该标签呈立方体形态,陶瓷谐振器尺寸远小于波长,磁场高度局域化,因此具备小体积与相对较长通信距离的特点。

41598 202

三、几何参数控制下的阻抗匹配技术

该设计采用无附加匹配网络的方式实现阻抗匹配,完全依赖谐振器与裂隙环之间的几何关系控制。具体而言,以下参数对匹配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

(1)裂隙环半径(Rring)

(2)导线厚度(Wring)

(3)环与谐振器的相对位置(x0, y0)

(4)环与谐振器间的垂直距离(Hring)

在数值仿真中,以Impinj Monza R6芯片(其在915 MHz下的阻抗为12.7 − 140.8j Ω)作为目标匹配对象,使用CST求解器调谐谐振频率。通过参数扫描与优化,最终实现了在目标频段(915–917 MHz)内精确的共轭匹配,S11参数达到−6 dB以下,反映出良好的能量耦合效果。

41598 2025 8

Smith圆图与阻抗曲线进一步验证了该结构在多个频率点的匹配质量。值得注意的是,陶瓷尺寸是谐振频率的主要决定因子,而裂环结构对细节匹配起调节作用,但对主模频率影响较小。

41598 2025 88051 Fig3 HTML

四、标签体积压缩的带宽与增益代价

在天线设计中,尺寸压缩与通信带宽呈物理对抗关系。依据Chu-Harrington极限,天线体积越小,其Q值越高,带宽越窄。在本研究中,设计者依次改变陶瓷材料的介电常数,从εr = 100 增加至 1250,相应边长从27.9 mm压缩至7.7 mm。在每组参数下完成阻抗匹配后,测试其带宽(以S11 = −6 dB为标准)与天线增益。

实验发现:

(1)当εr > 750时,标签的通信带宽将低于500 kHz,不再满足UHF RFID标准通信协议中所需的最小信道带宽(美标为902–928 MHz间的50个信道);

(2)损耗正切(tanδ)对带宽与增益影响显著,tanδ > 10⁻³ 时性能快速下降;

(3)增益随εr上升而下降,且对材料内损耗敏感,高Q带来的局域场强化并不能补偿辐射效率的下降;

综合分析显示,εr ≈ 500 且 tanδ < 10⁻⁴为最优点,兼顾尺寸、带宽与通信能力。

41598 2025 88051 Fig4 HTML

此外,研究还以包围天线的最小虚拟球体半径为变量,进一步考察尺寸对带宽与辐射效率的影响。数据表明,在R < λ/20的范围内,带宽下降近似线性,而辐射效率则在极小尺寸下迅速受损。

41598 2025 88051 Fig5 HTML

五、温度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陶瓷介质普遍存在随温度变化的介电常数漂移问题,因此标签在实际部署中容易发生频率偏移,影响读取性能。

为量化这一效应,研究选取了εr = 80、100、270、500四种材料,并制成圆柱形谐振器(为便于加工,几何形状变更不会影响磁模性能)。在40°C至90°C间进行逐温度点测试,结果如下:

εr = 500(BaTiO₃/Mg₂TiO₄)材料的频率漂移速率为3 MHz/°C;

εr = 270(BaTiO₃/SrTiO₃)漂移为1.3 MHz/°C;

εr = 100的漂移速率低于0.3 MHz/°C,可在5°C变化内维持信道稳定。

考虑到UHF RFID标准信道宽度为500 kHz,若频率漂移超过±1.5 MHz(即±1.5°C温差),则标签将跳出当前信道。在使用宽频段协议(如美国902–928 MHz)时,漂移容差可略放宽至±3°C。但对于以色列915–917 MHz的窄频段环境,温度影响尤为明显。

41598 2025 88051 Fig6 HTML

结果说明,对于通用环境部署,建议使用εr = 100以内的温稳陶瓷材料;而εr > 270材料则适用于温度传感应用,其频率漂移可作为温度变化的直接输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