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搜索

CONTENT SEARCH

RFID读写器 | RFID通道门 | RFID手持机 | RFID通道机

客户为什么愿意多给5%的单价找我们贴牌?

RFID知识库 RFID仓储物流 1010

重生文系列:重生之我在义乌开工厂:用RFID把公司干上市

以下内容纯属虚构,请勿当真。

故事内容涉及RFID方案为真实可执行流程。

不想过上集故事,点击这里:我重生回义乌最热的那年,用一套RFID系统赢下第一笔高价订单

第2集:客户为什么愿意多给5%的单价找我们贴牌?

贴牌这件事,说白了,就是客户把品牌交给你,工厂只管生产、贴标、装箱、出货。
但如果你一不小心标签贴错了、包装印错了、发货混批了,出事的是谁?客户的品牌。客户的渠道。

特别是像YAZIR这种做中东连锁超市渠道的,一次配货100多个SKU,动辄几万个包装盒,SKU错一项,就不是退货那么简单,是渠道直接封仓、罚款、退柜,影响的是客户后端的信用评分和上下游议价能力。

上一世我就是吃过这个亏:
同一款收纳盒,有红绿蓝三个颜色,外观一样、只有标签不同。结果仓库贴错了20箱红标签,导致客户渠道实际到货和系统记录不符,最后罚了客户3000美金,我们只能自己赔。

客户跟我说的那句“你们不适合做品牌”,就是在那之后说的。

所以我重生回来,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降成本,而是搭起一个“能控制风险的系统”。

我用一张流程图解决了这个问题:

每个产品上线前先建档打标,系统自动生成唯一ID,对应产品属性、规格、客户编码;

生产打包时标签内嵌出厂信息,不是贴在外壳,而是嵌入产品或包装内,不易错、不易掉;

出库时推车进RFID通道机,一秒识别SKU、客户名、数量,一旦某一箱标签异常,系统直接报警,不允许出库;

客户来电问“上次那批货发的什么配色”,我两秒调系统记录给他看,精确到每箱SKU编码和出库时间;

客户要补单,只需发个产品图或之前的Excel清单,系统自动生成补单方案,连标签都不用重设计。

我不是比同行聪明,是我比他们多了一套“系统图”。

YAZIR的老板来看我厂那天,除了现场看通道机读货流程,还特别试了个“小陷阱”。

他让助手现场打乱3箱产品顺序,把几个标签故意贴歪、换SKU,然后推过通道机。
系统当场报错,识别出有2个标签未录入系统,1个SKU跟客户指定品类不符。

他看完只说了一句:“你这个东西,比我们迪拜仓那边的还先进。”

客户为什么愿意多给5%的单价找我们贴牌?(images 1)

当天下午他就发了补充清单,明确说要我按他品牌做全套贴牌。价格没有还价,甚至还说“你这边要是需要,我可以预付款做月结”。

贴牌不是工厂的胜利,是流程的胜利。
不是机器做得多快,是客户敢不敢“完全交给你”。

那之后我们给YAZIR做的贴牌项目,SKU从最初的30个扩到240个,月发货量从5万件干到40万件。客户从来没来现场盯过货,因为他知道:

他的品牌标签,是我们系统里的独立字段,误贴0容忍;

每次出库的PDF清单,都按他命名规则输出,一张表发给迪拜、吉达、科威特三地仓库都能用;

哪怕出问题,也能通过系统日志精确溯源,“哪个工人、哪批标签、哪次读写、哪台通道设备”,一查就清楚。

他不是信我这个人,而是信我这一套流程已经“足够标准化”。
而在这个行业里,标准化=信任力,信任力=溢价能力。

市面上所有人都在谈性价比,但只有极少数人,敢谈交付闭环。
客户不是想找你做一笔单,而是想找个不出事、能长期交付、出问题能解决的伙伴。

我不是让他“便宜采购”,我是让他“安全贴牌”。
而这套安全感,是从我租下那个空厂房那天就开始构建的。

可控的SKU清单;

可控的标签系统;

可控的出货流程;

可控的补单机制;

可控的风险承担。

这一切的底层逻辑,是RFID读写、是自动校验、是数据闭环,是客户哪怕飞不过来,也知道你不会出错。

这,才是客户肯多付5%的底气。

你想赢订单,可以靠价格;
你想让客户“用你的标签出货”,只能靠流程。

这一集,是我如何赢下客户信任;
下一集,我要讲讲:当SKU翻10倍、订单翻10倍后,我怎么靠“系统复制力”撑住工厂不崩盘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